万维读者网络>儿童成长>帖子

黄明:当年湖北理科高考状元 今成康奈尔大学金融学教授

送交者: 飞飞妈 2005年8月15日17:51:28 于 [儿童成长]http://www.bbsland.com
 

http://www.cnhan.com/gb/content/2005-08/11/content_499097.htm
武汉晨报 2005-08-11

【明星简介】

黄明,1981年全省理科高考状元。今年41岁。

1981年毕业于武汉六中,当年高考以542分的总成绩夺得全省理科状元,同年9月进入
北大物理系,1985年前往美国留学,1991年获康奈尔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又获得斯坦
福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现任康奈尔大学金融学教授(终身)。

【明星寄语】

状元不一定成功,事业能走多远,还要看他的整体素质,包括智商和情商。我见到太
多的人,读书时不聪明,但现在比我做得更好;也见到太多的人,读书时很聪明,现在做
得并不好。

2005年8月9日,记者通过越洋电话采访了远在美国的黄明。在美国生活了这么多年,
电话里黄明乡音未改,略带武汉味的普通话让人觉得分外亲切。

谈及状元对自己的影响,这位学物理出身的金融学教授说,“状元只是人生中小小的
一件事,我始终记着我的竞争对手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人,要想做得比他们好,你就得不断
努力,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物理博士从头学金融

1984年夏天,北大物理系大三的黄明参加了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发起的
CUSPEA(China U.S.A.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考试,该考试每年选拔100
名中国大学最优秀的物理学学生到美国大学深造。黄明以全国第四名的成绩通过选拔。

1985年,从北大物理系毕业后,黄明前往全美物理学实力最强的名校———康奈尔大
学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1年,在康奈尔大学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黄明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去斯坦福攻
读金融学博士。他表示,做出这个选择,是因为自己个人性格方面更想从事与社会实际联
系紧密一些的工作。

1996年,黄明获得斯坦福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此后,他曾先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商
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商学院。

2004年5月,黄明受邀回国,担任李嘉诚先生创办的长江商学院副院长。今年7月1日
,他辞去长江商学院副院长一职,回康奈尔大学担任终身教授,但仍在长江商学院担任访
问教授。

【状元教子】

启发孩子按自己的想象和意愿做事

黄明1987年结婚,妻子是北大同学,现在一家跨国公司中国分部任财务总监。他们直
到2000年才要孩子。

前日,记者在黄明的妈妈家中见到了他的两个儿子,4岁的黄楚彦和2岁的黄靖辰。黄
明的姐姐黄小玲说,黄明教育孩子偏向美国式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很严格,一点也不溺爱

黄明表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教他们做人,现在很多家长只看重孩子的分数,娇惯
孩子,忽视了教孩子做人和培养他们的情商。“状元不一定成功,事业能走多远,还要看
整体素质,包括智商和情商。我见到太多的人,读书时不聪明,但现在比我做得更好;也
见到太多的人,读书时很聪明,现在做得并不好”。

黄明说:“现在中国非常重视素质教育,也就是培养综合性、复合型的人才。在瞬息
万变的商业社会,人随时面临机遇,随时面临挑战,只掌握一门技能显然不够用,所以不
但要做专才,更要做一个‘博’才。”

作为一名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又站在美国讲台上的华人,黄明经常会比较中美教育
方式。他说,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他们在教育方式上有所不同。在美国,特别重视培养个
人想像力,使之具有创造感、挑战性,因而老师们很少教孩子们应该怎么做,而是启发他
们如何按自己的想象和意愿去做。

【状元出身】

9岁卖冰棒为家里减负

小时候的黄明家住汉口胜利街,父亲是武汉轮渡公司机动班的一名普通工人,妈妈长
期生病,在家照顾孩子。黄明在家排行老四,有3个姐姐和1个弟弟。黄明回忆,当时一家
七口靠父亲一人养活,生活很困难。

从小学三年级起,9岁的黄明从姐姐们手中接过冰棒箱开始沿街叫卖冰棒。当时还没
有冰淇淋,冰棒也只三五分钱一根,顶着烈日叫卖一天也只能赚到几毛钱。每天扛着硕大
的冰棒箱上街叫卖,瘦小的黄明上学常常迟到、旷课,被老师批评是家常便饭。

虽然卖冰棒耽误了很多时间,但黄明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很好。一次,他卖了3天冰棒
才去上学,老师很生气,叫他起来提问,没想到黄明对答如流。老师很惊奇,找到黄明的
父亲,“黄明很聪明,家里要给他减轻一些负担,让他好好读书”。可是,忙于全家生计
的父亲根本无暇考虑子女的前途问题。

全家“勒紧裤带”支持他读书

特殊的环境,使黄明养成了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较多学习任务的习惯。只要稍有空
闲,他就趴在冰棒箱上看书做作业。

黄明的高中班主任、武汉六中退休历史特级教师丁孔明介绍,1979年,黄明从武汉七
一中学初中毕业,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武汉六中。

丁老师回忆,他觉得黄明是块“好料”,便多次找到黄明的爸爸,要求他减轻孩子的
家务负担。为此,父母郑重其事地在家庭会上说,“老师们都说明明有培养前途,我们生
活再困难也要勒紧裤带支持他读书”。

全家决定把卖冰棒的事分摊开,黄明只负责到冷饮厂取货。但只要有空闲,他还是扛
起冰棒箱上街卖冰棒。丁老师回忆,1982年,黄明考上北大后,暑假回家,仍然扛着冰棒
箱到轮渡上卖冰棒。

【状元这样炼成】

路灯下学习至深夜

黄明回忆,小时候家中窄小,他晚上把冰棒箱推到门口在路灯下学习。有一次,他学
到深夜两点,实在疲倦极了,伏在冰棒箱上睡着了,直到过路的行人把他喊醒。没有多余
的钱买参考资料,他就找老师、同学借。凭着顽强的学习精神,他在历次全年级考试中一
直名列前茅。

名师点拨开眼界

“黄明的悟性很高,理解力也很强,上课时善于捕捉老师讲课的重点”,丁孔明老师
这样总结黄明的学习特点。

黄明尤擅数学,丁老师觉得他的数学还有潜力可挖,为了打开他的眼界,便带他去拜
访了华师当时的数学系教授毛经中。毛教授是1957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状元,他给黄明逐一
讲解了数学各大领域的研究内容,介绍了当时最前沿的数学研究方向,让黄明眼界大开。


高考冲刺住进资料室

1981年高考预选考试,黄明只考了520分,虽然仍然是全年级第一,但他比全市最高
分少了十几分。

黄明回忆,当时自己很沮丧,但老师的鼓励、父亲隔江渡水为他买学习资料的佝偻身
影不断出现在脑海里,他决定做最后的冲刺。他把铺盖卷到学校,在老师专为他提供的教
工资料室里住了下来。他发现自己语文知识欠缺,就专门用一个小本子收集词汇,学着辨
类、造句,练习写作,直到高考前夕。

1981年7月,高考成绩揭晓,黄明终以总分542分(满分580分)名列全省理科第一。

(记者杨万国)



所有跟贴:



加跟贴

送交者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Email  (可选项):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可选项):


网页地址 (可选): 
网页名称 (可选): 
图片地址 (可选): 


[ 所有跟贴 ] [ 加跟贴 ] [ 论坛主页 ]